「假裝沒事?你可能正經歷高功能憂鬱症

2025-01-26

高功能憂鬱症患者表面正常,內心卻長期低落、疲憊,難以真正感受快樂。因仍能維持日常功能,常被忽視。若未及時治療,將影響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透過專業評估與治療,可有效改善,幫助自己或親友重拾心靈平衡。

什麼是高功能憂鬱症?

高功能憂鬱症是一種不容易被發現的情緒困擾,因為患有這種狀態的人,表面上看起來一切正常,能完成工作、課業或照顧家庭,但內心卻長期處在低落、無力的狀態。雖然不像重度憂鬱症那樣明顯影響生活功能,但患者仍會覺得自己「哪裡不對勁」。

高功能不代表「毫無影響」,其實患者心裡清楚自己已經不像從前那樣有活力,只是礙於外在看似正常,常被他人忽略,甚至連自己也難以察覺。

高功能憂鬱症與輕度憂鬱的關聯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高功能憂鬱症可能與臨床上所稱的「持續性憂鬱症」(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 PDD)或「輕度憂鬱症」(Dysthymia)有關。這些都是憂鬱症光譜中較輕微但持續性高的類型。雖然「高功能憂鬱症」並非正式醫學診斷名稱,但這種狀態真實存在,也不容忽視。

如何發現高功能憂鬱症的跡象?

  1. 總是在偽裝情緒:不想讓人擔心,總是努力表現得像沒事,但內心其實很痛苦。

  2. 他人看不出異狀:因為你仍能正常上班、上學,大家以為你一切都好。

  3. 長期感到悶悶不樂:即使沒有明顯的煩惱,心情還是很低落。

  4. 快樂無法持久:即使有開心的時刻,也很快又陷入低潮。

  5. 常覺得疲憊:休息再多也提不起勁,身心都感到疲憊。

  6. 食慾波動大:有時吃不下,有時又突然暴飲暴食。

  7. 勉強參加社交活動:想融入快樂氣氛,卻總感到落寞與不自在。

  8. 日常生活也感吃力:即使能完成工作或課業,也會讓你精疲力盡。

和重度憂鬱症的差別?

高功能憂鬱症與重度憂鬱症有些相似,但後者的影響更明顯,可能會導致完全無法維持正常生活功能,甚至出現強烈的負面想法、自責或自傷、自殺的風險。而高功能憂鬱症若未被發現與處理,也有可能演變成重度憂鬱症。

怎麼治療高功能憂鬱症?

首先要能正確認識與診斷這種狀態。患者本身或親近的人可以透過觀察上述跡象來辨識,並鼓勵尋求專業協助。治療方式包括:

  • 抗憂鬱藥物:幫助調整情緒與腦內化學物質

  • 心理諮商與正念療法:增進自我認識與情緒調節能力

  • 腦刺激治療(rTMS/TBS):適合對藥物反應差或副作用過大的患者

給正在努力撐下去的你

外表正常,不代表你沒有痛苦。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總是感到疲累、悶悶不樂,卻又撐著過生活,別再獨自承受。高功能憂鬱症是可以被治療的,只要你願意尋求幫助,就有機會走出陰霾,迎向更健康、更有活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