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大體檢

2025-01-26

沒有人是天生的好父母,教養孩子需要不斷的調整與學習,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更健康的成長,讓我們來為自己的親子關係做個大體檢吧!

問題一:你與孩子是否有良好的溝通?

正向且良好的親子溝通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墊腳石,與孩子有良好溝通的父母,往往較能掌握孩子的狀態,並且及早發現孩子遇到的困難。但如何做,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我們必須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願意聆聽」的。對孩子來說,父母當下是否專注在自己身上是十分敏銳的。回想一下,我們是否時常在孩子興致盎然地說著自己在學校發生的事,我們只是隨口回應,卻沒有認真聆聽。反而在孩子調皮搗蛋時,我們才會「關注」在孩子身上。「溝通」並非只是對著孩子說教,在開啟溝通之前,我們必須確定這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需要先建立「孩子願意說,父母願意聽」的家庭氣氛,漸漸地在父母必須說時(管教孩子、建立家庭規則),孩子才會願意聽。


問題二:如何鼓勵孩子?

當父母樂於傾聽孩子時,孩子便更樂於分享自己的想法。這樣的互動,可以培養孩子建立對自我的看法及信心。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也可以帶著他們,試著將問題拆解成幾個部分,鼓勵孩子想出對策。當孩子做出值得鼓勵的行為時,父母立即的讚美對孩子就是很好的回饋。避免將孩子與他人過度比較(包含手足間的過度比較),或是反覆的提起孩子曾經做不好的事。


問題三:與孩子有衝突時怎麼辦?

面對青少年階段的孩子,父母越來越難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聽話,當父母與孩子有不同看法時,該如何減少情緒化的衝突事件,並且得到一個彼此能接受的解決方案?當我們與孩子看法不同時,先試著把問題做一個中性的描述,接著彼此分別提出對此事的看法及解決方案,分析各個方案的優缺點,並選出一個彼此可接受的方案,並且在一段時間後,回頭檢視這個方案是否真的可行。


問題四:如何有效的設限?

父母對孩子設限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設限可以幫助孩子學習自我控制及培養責任感。當個有原則的父母,也會使你的孩子更加有安全感。家庭規則必須是清楚且明確的。並且也必須讓孩子明白,當違反規則時會有甚麼相應的後果。

舉例來說,父母時常為了如何限制孩子使用電腦或手機感到困擾,筆者建議,需在一開始開放使用時就先約定好可使用的時間點及使用多久等細節,同時訂下當孩子不遵守約定時,會有什麼相應的後果,例如:若超時使用,接下來一天都不能再使用電腦或手機。且父母對於所有的約定需有一致的態度,避免因孩子耍賴而放寬約定的情形。


問題五:對於孩子,你是否提供足夠的監督?

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會逐漸由向父母尋求認同,轉向同儕間尋求認同。到了青少年階段,孩子們可能會因著同儕間的壓力而做出不適當的行為。因此,清楚掌握你的孩子所結交的朋友,也能使親子間有更好的互動,並且避免衝突。父母可以透過參與孩子的學校活動來認識他的朋友,也可以在課後與其他家長一起為孩子們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當父母與老師及其他家長有更多的交流時,彼此之間也更能建立一個安全的網絡。